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名由来及简介

在地图上查看【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的位置
行政层级: 四川省 > 乐山市 > 峨边彝族自治县
地名:峨边彝族自治县隶属:乐山市
区划代码:511132000000代码前6位:511132
行政级别:自治县车牌代码:川L
长途区号:0833 邮政编码:614300
辖区面积:238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2.16万人
人口密度:51人/km2
行政驻地:沙坪镇
地名 区划代码 面积简介
沙坪镇 511132100000 75km2峨边彝族自治县辖镇,县府驻地。1950年建新城乡,1951年分置沙坪乡、胜河乡,1958年合并建城郊公社,1961年更名沙坪公社,1984年置沙坪乡,…、景阳社区、大坪社区、顺河社区、东风新城社区、新声村、双河村、河沟村、六丰村、峨星村、红星村、郭凡村、雪山村、马嘶溪村、松林坡村、岩月村、万漩村、果山村、红花村、太坪村
大堡镇 511132101000 89.3km2峨边彝族自治县辖镇。1951年建大堡乡,1958年胜利乡并入建大堡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31公里。面积89.3平…、大堡社区、较场村、桥楼村、集广村、新火村、双九村、万坪村
毛坪镇 511132102000 81.5km2峨边彝族自治县辖镇。1951年撤毛万乡建联乐乡,1957年更名毛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25公里…、毛坪社区、等分村、长梯村、高山村、凡山村、新华村、云心村、凤凰村
五渡镇 511132103000 141.9km2峨边彝族自治县辖镇。1932年建五渡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125公里。面积141.9平方公里,…、五渡社区、工农村、先锋村、双凤村、胜利村、葛村村、铜河村、新茶村、五渡村
新林镇 511132104000 231.4km2峨边彝族自治县辖镇。1951年置联合乡,1956年更名新林乡,1957年永胜乡并入,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金星村、黄泥村、麻柳村、九龙村、红椿村、大香村、楠木村、茗新村、新林村、白杨村、瓦洛村
黑竹沟镇 511132105000 197.5km2峨边彝族自治县辖镇。1952年为西河乡,1954年建西河彝族自治乡,1966年改西河公社,1981年更名斯合公社,1984年置斯合乡,1992年建镇。…、黑竹沟社区、底底古村、西河村、依乌村、古井村、马杵千村、解放村、巴溪村
红旗镇 511132106000 123.8km22020年,撤销杨村乡、觉莫乡,设立红旗镇,以原杨村乡和原觉莫乡所属行政区域为红旗镇的行政区域,红旗镇人民政府驻四坪村上街48号。…、四坪村、上云村、大坪村、为觉村、觉莫村
宜坪乡 511132201000 38.2km2峨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1年建宜坪乡,1958年与杨村、红花、茨竹合并建红旗公社,1959年建宜坪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6公里…、宜坪村、庙岗村、泉水村、桐花村、草坪村
杨河乡 511132206000 38.9km2峨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1年建杨村乡,1954年更名红旗乡,1958年与红花、宜坪、茨竹合并建红旗公社,1981年置杨村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高湾村、牟加村、仲子村、桠桠村
新场乡 511132208000 48km2新场乡位于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大门,为纯农业乡,全乡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统计口径为10115亩,土地详查面积约一万八千亩,辖6个村50个组。农业…、新凤村、庞沟村、星星村、羊子岩村、长虹村
平等乡 511132209000 191.5km2峨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1年建平等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150公里。面积191.5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观…、观慈村、光明村、清溪村、平等村
金岩乡 511132211000 75km2峨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4年成立俄罗、瓦洛、热水三乡,1958年合并为金岩彝族自治乡,1964年改金岩公社,1984年置金岩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俄罗村、挖吉村、罗卜村、金岩村、共和村、团结村、温泉村、挖托村
勒乌乡 511132212000 415.3km2峨边彝族自治县辖乡。1952年设勒乌乡,1956年建彝族自治乡,1958年祖蒙、马解2乡并入,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勒乌村、祖马村、余坪村、柑子口村、甲瓦村

地名由来:因位于峨眉山旁边得名;另说大渡河又名峨水,县在其南岸,故名。

2022年4月,2021年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县(市、区、旗)名单公布,峨边彝族自治县上榜。

2022年1月,峨边彝族自治县被评定为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市、区)。

2021年7月,峨边彝族自治县被命名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甘嫫阿妞传说)。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峨边彝族自治县人口数量为12.16万人,位列乐山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0位,位列四川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49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511位。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峨边彝族自治县位列第306名。

2018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峨边彝族自治县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与峨眉、沙湾、美姑等县毗邻,地理环境差,属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县和省级贫困县,全县总人口14.34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万余人,占农业人口的25.6%。全县辖6镇13乡,129个行政村,873个组,其中纯彝族聚居镇1个,乡7个,村45个,其余为彝汉杂居。县人民政府驻沙坪镇。

【行政区划】

峨边彝族自治县辖6个镇、13个乡:

沙坪镇、大堡镇、毛坪镇、五渡镇、新林镇、黑竹沟镇、红花乡、宜坪乡、杨村乡、白杨乡、觉莫乡、万坪乡、杨河乡、共和乡、新场乡、平等乡、哈曲乡、金岩乡、勒乌乡。

【历史沿革】

本峨眉县地。明置峨边县。大渡河又称峨水,县在大渡河南岸,故名。一说因在峨眉山之边或峨眉县之边而得名。

峨边于1914年正式建县。1949年12月19日解放,1950年8月15日正式成立峨边县人民政府,隶属于川南行署乐山专区。1955年11月9日,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委托乐山专区代管。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峨边彝族自治县,隶属乐山地区。1985年以后,隶属乐山市。

2000年,峨边彝族自治县辖6个镇、13个乡:沙坪镇、新林镇、毛坪镇、五渡镇、大堡镇、斯合镇、万坪乡、白杨乡、红花乡、杨村乡、宜坪乡、觉莫乡、杨河乡、新场乡、共和乡、平等乡、哈曲乡、勒乌乡、金岩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4116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沙坪镇41666大堡镇10813毛坪镇11128五渡镇9606新林镇11914斯合镇3295红花乡3957宜坪乡6574杨村乡5338白杨乡2497觉奠乡1850万坪乡2319杨河乡3317共和乡4292新场乡5835平等乡1725哈曲乡2089金岩乡5651勒乌乡4300 

2004年,峨边彝族自治县辖6个镇(沙坪、大堡、毛坪、新林、五渡、黑竹沟)、13个乡(红花、宜坪、杨村、觉莫、万坪、白杨、杨河、共和、新场、平等、哈曲、金岩、勒乌)。

【自然资源】

林、水、矿、旅游是峨边的优势资源,全县有林面积27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900多万立方米。全县总计水能蕴藏量125万千瓦,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在50万千瓦以上。

矿产主要有石灰石、白云石、无烟煤、磷、铜、粘土、铅锌矿等20多种,储量丰富,且多分布在公路和成昆铁路沿线。全县有宜牧草山坡72万亩,具备大力发展牛、羊的条件。享誉中外的峨边黑竹沟,已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民族】

峨边是由彝、汉、回、满、藏、壮、苗、维吾尔、土家、布依等11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彝、汉两族是世居民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其中彝族约占30%左右,分别聚居于1镇、7乡、49个村,并与汉族杂居于4镇5乡。

峨边彝族主要聚居在县境内西南高地,血缘关系、社会形态、生产和生活方式乃至风俗习惯等方面都与大凉山彝族基本相同。

【工业】

工业企业从无到有。1952年创办了第一个国营企业——四川省地方国营峨边县印刷厂。以后,地方工业相继发展,到1978年,已发展到56家,涉及机械、建材、煤炭、化工、缝纫、印刷等行业。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上升到26.16%。

【农业】

随着峨边汉区土地改革和彝区民主改革的胜利完成,广大彝、汉劳动人民翻身做了国家主人。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经过近30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县里于1954年组建了农技站,配备了技术人员,农业技术逐步得到推广运用,并实行了对彝区优先照顾无偿供给农械具、药具、农药等生产资料,使全县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畜牧业、副业也得到相应发展。

【地方特色】

双椒酱

鲜野藤椒剔透碧绿、清香纯麻,细海椒红亮香辣,劲道不凡,加入多种佐料以植物油炒制,色泽鲜亮而绝无凝结的浊滞。吃进嘴里则是在麻辣中透出鲜香的清爽来。

藤椒

藤椒是一种有独特香气和味道的植物,属芸香科。主要生长于金沙江流域和大渡河上游,属于野生植物。藤椒的种子、果皮、叶均可入药。果皮为传统中药,具温中止痛、温通血脉、降压、预防血栓形成、键脾强胃、祛风除湿之功效,中医入药对慢性胃炎有显著疗效。

黑竹沟竹笋

黑竹沟竹笋产品,取材于海拔1800-3000米的峨边黑竹沟原始森林特产的天然春笋,独具香、嫩、脆、鲜的特点,富含粗纤维和多种维生素,风味独特。

【地域风景】

峨边旅游资源独特,有中国的百慕大――峨边黑竹沟,它是著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以高山深谷为骨架,以大规模原始生态群和动植物资源为外貌。兼有奇峰异石,溶洞,泉瀑,草甸,高山海子,原始森林等。经专家评估,具有世界级景点6个,国家级景点20点,是品位极高,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胜地。

黑竹沟

黑竹沟位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面积约180平方公里,生态原始、物种珍稀、景观独特神奇。深藏着一块古朴、原始,并充满神秘色彩、曾被国内外舆论广泛称为“中国百慕大”的瑰宝。经中国森林风景评价委员会审议,黑竹沟二000年二月二十二日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黑竹沟温泉

黑竹沟温泉位于峨边与黑竹沟景区之间的公路旁,距峨边县城仅40多公里,距黑竹沟镇约10余公里。黑竹沟温泉千百年来在神秘黑竹沟的官料河旁静静的流淌,它是大地热情的自然流露,是大地给予人类的宝贵馈赠。

峨边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小凉山区,与佛教圣地峨眉山毗邻。县城沙坪镇介于东经103°15′至103°33′,北纬29°15′之间。东西宽56千米,南北长73千米,全县幅员面积2395.5平方千米。成(都)昆(明)铁路横越县城,省道306线穿过县境,距乐山大佛108千米,是通往大凉山的门户。2003年全县辖6个镇13个乡129个村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48883人,其中,彝族人口46300人,占33.12%。

峨边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迟,夏短,秋绵雨,冬长,四季分明,垂直差异明显,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戴雪帽,山脚百花开”的气象景观。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最高马鞍山主峰海拔4288米,最低海拔469米。原始森林林海茫茫,山水交错,有大小溪河42条,水产资源极为丰富,野生鱼类10多个品种,娃娃鱼(大鲵)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林海中生长着成片的三月竹、八月竹和箭竹,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繁殖的良好条件,珍稀动物种类繁多,以国宝大熊猫最为珍贵,还有四川山鹧鸪、短尾猴、白腹锦鸡、羚羊、黑熊等。峨边春笋为享誉中外的山珍,名贵中药材有天麻、杜仲、黄莲、黄柏等。但因森林过度采伐,引水办电以及滥捕滥猎滥采,野生动植物资源锐减,有的已濒临灭绝。

幅员辽阔,山高坡陡,物产丰富是自治县的显著特点。境内以坡地居多,坡度在20度以上占48.2%,旱地为耕地的91%,土壤为中性、微酸性和微碱性,壤土占75%。农耕地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层厚且肥沃,盛产茶叶、核桃、花椒、虅椒、花白云豆,素有大堡白菜、宜坪萝卜、雪山豌豆、杨村贡米(红花香米)、勒乌洋芋之称。

峨边历史悠久,从共和出土文物石斧,大堡镇火花村出土的石锛,在1977年原县属永乐公社新光大队九队(现金口河区永和镇)发掘的青铜柳叶剑考证,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活。

彝族和汉族是峨边世居民族,峨边彝族是古候、曲涅后裔,在距今六百年左右,分别从大凉山迁入。彝族以“同祖先的兄弟”分家支,家支是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族联合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峨边彝语属汉藏语系,彝文是一种表音的音节文字,1974年国家将彝文规范为819个单字。彝族人民特别好客,无论谁家都以酒肉饭食热情款待宾客,留客住宿,从不索取报酬。彝族以“抢婚”为俗,“背新娘”是迎亲的独具方式。彝族年节为“库色”。多在农历十月初一至十五之间(2002年起,规定每年农历十月初五、初六、初七为彝族年节时间),其时家家杀猪宰羊,喝泡水酒,吃过年粑,串亲访友,载歌载舞,三日欢庆,日以继夜。

汉族,相传秦惠王移民万家于蜀时,就有秦人到峨边落户。在峨边,彝、汉两族世代相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族群众大都与彝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相互“结拜”亲家,相互学习对方语言,相互交流生产技术、劳动互助、生活困难相互扶持,年节彼此祝贺。同村寨的汉彝,任何一方修房造屋、婚丧嫁娶,都要停下自己的事前去帮忙,为主人分忧解难,而且从不索取报酬。

解放前,广大彝族劳动人民为奴隶主所有,受其奴役统治。历代王朝与封建地主、豪绅及黑彝头人相勾结,压迫剥削彝汉人民,更兼烟毒蔓延,匪盗出没,彝汉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后,特别是1956年彝区和汉区分别进行了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奴隶制度和封建土地制度,彝族人民从奴隶社会一跃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跨越封建社会的历史飞跃。从此,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县委、政府认真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既清除大汉族主义,又批判地方民族主义,建立民族自治乡、自治区,继而成立自治县。培养民族干部、团结彝族上层人士,彝族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管理民族内部事务,彻底结束了历代王朝“镇压”与“以夷治夷”的统治方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民族团结盛况空前,1988年中共峨边县委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90年10月,召开了全县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先进集体99个,先进个人199人。同年12月,峨边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94年9月,在自治县成立10周年前夕,县委、县政府又召开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共表彰先进集体100个,先进个人200人。1997年10月,自治县人民政府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01年9月,峨边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00年度四川省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先进集体。

历史沿革:

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兵西进,开发“西南夷”,汉民族开始迁入,置州郡,今大渡河以北地区属犍为郡南安县(今乐山市)。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今大渡河以南属越西郡灵关道(今甘洛县)。

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朝廷“招慰”僚人,设罗目县,治地陁和城(今沙坪镇)。

宋时隶属峨眉县,元时隶属大理国虚恨部。

明朝正德时期,大批汉民入川,落业普雄乡(今金口河区)、平夷堡(今大堡镇)等处。

正德七年(1512年),乡民附入峨眉籍,更普雄乡名归化乡。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从峨眉县分出,设峨边抚夷厅,厅治太平堡(今大堡镇)。

民国三年(1914年),改峨边抚夷厅为峨边县,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0军和16军解放峨边。

1950年8月15日峨边县人民政府成立(18日县府从大堡迁沙坪),隶属川南行署乐山专区。

1955年12月13日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由乐山专署代管。

1984年4月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峨边县,设峨边彝族自治县,隶属乐山地区行署。

同年10月5日,举行峨边彝族自治县成立仪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103063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