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名由来及简介

在地图上查看【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的位置
行政层级: 陕西省 > 安康市 > 石泉县 [石泉县地名由来及简介、荣誉与排名]
地名:石泉县隶属:安康市
区划代码:610922000000代码前6位:610922
行政级别:县车牌代码:陕G
长途区号:0915 邮政编码:725000
辖区面积:151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5.32万人
人口密度:101人/km2
地名 区划代码 面积简介
城关镇 610922100000 235km2石泉县城关镇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是石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235平方公里,辖34个(村)社区,其中:4个城市社区,8个转型社区,22个村。辖…、西街社区、北街社区、向阳社区、老城社区、二里社区、七里社区、城西社区、堡子社区、古堰社区、江南社区、黄荆坝社区、杨柳社区、新桥村、太阳村、纸坊村、五三村、红星村、东风村、红二村、农光村、元岭村、双桥村、双喜村、太平村、珍珠河村、沙河村、白乐村、枫树村、丝银坝村、双樟村、雷兴村、新民村、龙堰村、新联村
饶峰镇 610922101000 160km2饶峰镇位于东经108o00′50"~108o28′50",北纬32o45′50"~33o20′20",地处石泉县西部,饶峰河上游。西与两河镇毗邻,东与…、集镇社区、胜利村、饶峰村、金星村、三合村、新华村、蒲溪村、三岔河村、新场村、大湾村、光明村、齐心村、牛羊河村
两河镇 610922102000 159km2一、政区概况 【镇名来历】 因镇域内有汶水河、堰坪河汇聚而得名。 【地理位置】两河镇位于石泉县西北部,南与西乡、洋县接壤,西与佛坪交界,北…、城镇社区、新春村、金盆村、迎河村、中心村、艾心村、高原村、童关村、共和村、兴坪村、火地沟村、简场村
迎丰镇 610922103000 160km2一、基本情况 迎丰镇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东北部50公里处,地处池河上游,故又名后池。东与汉阴县平梁镇接壤,西南与云雾山镇、中池镇毗邻,北与宁陕…、迎丰集镇社区、红花坪村、新庄村、庙梁村、三官庙村、香炉沟村、弓箭沟村、三湾村、梧桐寺村
池河镇 610922104000 101km2石泉县池河镇位于陕西省安康市西南部,地处秦岭、巴山之间,汉水之滨,属浅山丘陵地貌,距石泉县城12公里,为石泉县域副中心,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国家级卫…、池河集镇社区、西苑城镇社区、新棉村、双红村、顺风村、明星村、新兴村、五艾村、良田村、谭家湾村、双营村、力建村、柏安村、河心村、合一村
后柳镇 610922105000 154km2后柳镇位于石泉县城南18公里的汉江沿岸,东与本县池河镇接壤,南与喜河镇交界,西与本县熨斗镇、西乡县毗邻,北连城关镇。该镇东西宽约25公里,南北长约13…、后柳集镇社区、永红村、群英村、黑沟河村、一心村、牛石川村、前峰村、磨石村、中坝村、汉阴沟村、长安村、金齐村、柏桥村、长兴村、黄村坝村
喜河镇 610922106000 145km2喜河镇地处石泉县南端,距离县城25公里,东依凤凰山,东南至石泉咀,隔藕溪沟与汉阴县汉阳镇毗邻,西南与熨斗镇接壤,北至大王山与后柳镇交界,总面积145平…、喜河集镇社区、树林村、洞沟村、喜河村、中心村、晨光村、新喜村、挡山村、大雁村、蔡河村、团结村、盘龙村、长顺村、福星村、双沟村、同心村、田心村、长阳村、奎星村
熨斗镇 610922107000 81.6km2一、自然社会情况 熨斗镇位于陕西省石泉县南部,距离县城50公里,全镇东西宽9.25公里,南北长约12.85公里,总面积81.6平方公里。全镇耕地…、城镇社区、长岭村、沙湾村、刘家湾村、齐建村、瓦子沟村、双坪村、茨林村、高兴村、板长村、金星村、先联村、麦坪村、中河村
云雾山镇 610922108000 157km2云雾山镇位于石泉县城东北部,距县城9km,2011年由原红卫乡和银桥乡两乡合并而成。东与迎丰镇毗邻,南、西与城关镇接壤,北面与宁陕县交界。全镇11个村…、双河村、秋树坝村、云阳村、水田坪村、官田村、南沟村、丁家坝村、板桥村、银杏坝村、铜钱峡村、松树沟村
中池镇 610922109000 102km2一、镇村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置 中池镇地处石泉县东南部,位于东经108°0′18″~108°28′42″,北纬32°45′57″~33°…、城镇社区、东沙河村、军民村、老湾村、民主村、茶里村、青泥涧村、茨坪村、夹丰村、筷子铺村、堰坪村、西沙河村
曾溪镇 610922110000 104km2●镇名由来 因曾溪河穿径而过,故名曾溪。 自然地理概貌 ●地理位置 曾溪镇位于石泉县西南部,东经108°09'08'40",北…、油坊湾村、兴隆村、高坎村、立新村、联盟村、瓦窑村、大沟村

地名由来:西魏废帝元年(552)永乐县改现名,因城南汉江北岸红石包中有泉水数眼,其水清冽,四时不涸另说;以县北(今县治南)有石泉,其水清冽,四时不涸得名;据《读史方舆纪要》:石泉在县治南,其水清洌,四时不竭,流入汉水,县因以名。

汉江石泉古城景区

汉江石泉古城景区

2023年1月,石泉县被命名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

2022年12月,石泉县被认定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2022年6月,石泉县入选第二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创建资格名单。

2021年10月,生态环境部命名石泉县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1年10月,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公布,石泉县榜上有名。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石泉县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石泉县人口数量为15.32万人,位列安康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位,位列陕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9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381位。

+查看更多石泉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石泉县位于陕西南部,北依秦岭,南接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地形轮廓呈“两山夹一川”之势。全县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19个行政村,总人口18.2万,县城人口5万,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因城南石隙多泉而得名,颇具“清泉石上流”之韵。

石泉资源富饶,其中生物、水力、矿产三大资源最为丰富,是陕西省蚕桑基地县。石泉县自然人文景观集南北风光之奇秀,汇秦楚文化之精粹,北有“小终南山”之称的云雾山,尚存有大片原始森林,因其主峰天台山曾为“鬼谷子”隐居地,天台观遗迹已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雾山鬼谷岭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南有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燕子洞,以及正在加快建设的喜河水电站,建成后形成14平方公里的湖面,与现已建成的石泉水电站将在县境内形成“一江两湖”的独特景观,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石泉交通便利,阳安铁路横贯东西,210、316国道交汇于县城,安石二级公路全线通车连接西汉高速公路的石两二级公路已经竣工。宽带网络、移动电话、图文传真、无线寻呼、特快专递等邮政通信业务覆盖全境。

县城南濒汉江,北靠北辰森林公园,四周佳山如翠屏环抱,古城建筑风貌完整,老街古朴宁静,新城繁华亮丽,县城日供水能力6000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2002年荣获省级“卫生县城”称号,目前,石泉县已被安康市委、市政府列为全市首个撤县建市的县。

石泉,这一方宝土,是客商投资的理想场所。2010年,石泉县城将进一步东进西扩,城市骨架进一步拉大,规模面积将达15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8万人。至2005年西汉高速公路建成后,该县将形成石泉至西安、石泉至汉中的“半日经济圈”。届时石泉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现,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通过倾力实施“两区两带”战略,石泉将建古成陕南经济强县,成为西安的“后花园”。

地理位置

石泉县地处陕南中部(东经10°80′18″~108°28′42″、北纬32°45′57″~33°19′56″之间),北依秦岭,南接巴山,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县境内全长58.5公里,流域面积1051.8平方公里,地形呈“两山夹一川”之势。全县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东西直距42.75公里,南北直距63.05公里。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县境内地形复杂,山峦叠嶂,北高南低,海拔高低悬殊大。最高海拔北部的云雾山2008.9米,最低海拔南部的石泉咀332.8米。

气候特征气候为北亚热带边缘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充足,温和湿润,灾害性天气频繁。在时间分配上,季节差异大,配比不协调。春季升温快,不稳定,冷暖变化大,常有寒潮、霜冻、大风和浮尘天气。冬季受蒙古高压和极地变性大陆气团影响,天气较冷,降雨量少,多干旱;春季暖气团逐渐增强,气温渐高,晚春多阴雨;夏季受蒙古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降水集中,局部洪涝,常有伏旱和夏旱发生;秋季冷暖气团交替发生,阴雨连绵,常伴随低温,10月份后,气温迅速降低,降水量减少。年均气温14.6C,年均降水量888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8小时,无霜期240天。

建制沿革

石泉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主要活动在汉江沿岸,被历史学家划为“仰韶文化”区域。夏属梁州,商周属庸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国、巴国和秦国,秦代属西城县,汉代和三国时期属安阳县,晋代后,几度易名为长乐县、永乐县,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因县城石隙多泉,其水清冽,径流不息,改名石泉至今。1958年,石泉、汉阴、宁陕三县和并为石泉县,1962年三县分设至今。

行政区划

全县辖城关镇、池河镇、迎丰镇、两河镇、饶峰镇、后柳镇、喜河镇、熨斗镇、中池乡、银龙乡、银桥乡、红卫乡、中坝乡、长阳乡、曾溪乡8镇7乡,202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6个街道居委会。

革命老区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红四方面军、红军巴山游击队,从1933年春到1937年春,在石泉坚持了长达四年的游击战争,创建了鄂豫陕、川陕革命根据地石泉苏区,使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成为鄂豫陕、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革命根据地出发长征。11月,红二十五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12月8日,红二十五军胜利到达陕西商洛地区,开辟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1935年2月,红二十五军进入石泉的迎丰、云川、银桥,搞宣传、惩土豪,打民团,济穷人,创建了石泉北部地区革命根据地。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撤离陕南,西征北上。10月,与中央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

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后,中共鄂豫陕特委(又称中共陕南特委)将留在根据地继续坚持战斗的红军和多路游击武装组建为红七十四师,继续坚持在旬阳、宁陕、石泉、佛坪、镇安、柞水一带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了以宁陕四亩地、东江口、旬阳坝为中心的根据地,成立了中共宁佛工委和宁陕县土地委员会。1935年12月至1937年春,红七十四师在石泉的兴坪、两河、饶峰、菩窑、银桥、云川、迎丰等北部地区开展活动,动员群众参加红军,打击土豪劣绅,消灭反动民团武装,没收地主土地、财物,分给穷苦百姓,使新建立的根据地不断巩固和发展。1937年8月,红七十四师撤离陕南,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参加抗日战争。

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由中共西北特支领导的一支人民军队。红军战士中大部分是汉阴人和石泉人。从1935年12月至1937年2月,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在石泉境内的南北山区、汉江两岸、纵横驰骋,叱咤四方,同敌人浴血奋战,先后发动了池河镇、太平寨、毛坝场等战斗,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地方势力,巩固和发展了石泉革命根据地,为石泉人民的翻身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红四方面军建立的。石泉南部地区的后柳、中坝、喜河、长阳、熨斗、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1933年1月,红四方面军某部侦察连120余人,从西乡进入石泉熨斗,消灭了镇保安队,占领了熨斗镇,将没收的土豪劣绅的财物,分给了穷苦百姓。红军侦察连在汉阴渭溪完成侦察任务后,进入石泉的凤阳开展活动,在奎星村同凤阳保安队交战,歼敌50余名,缴获030余支。之后,红军侦察连渡过汉江,从熨斗返回西乡苏区。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撤离陕南,离开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红四方面军撤离前,将留下的部分红军及地方游击武装,组建为红军巴山游击队,继续在川陕交界地区开展武装斗争。1935年5月,红军巴山游击队派胡南云、孟么由带领游击队到石泉的喜河、藕阳、熨斗等地活动,打击土豪劣绅及地方反动势力,赢得了广大贫苦百姓的信任和拥戴,许多青年报名参加了红军游击队。1936年春,红军游击队在熨斗的大王山、喜河的樟树河一带,组织发动农民开展抗税、抗捐、抗粮、抗丁、抗夫斗争。在轰轰烈烈的“五抗”斗争中,国民党地方政府收不到税,征不到粮,抓不到丁,拉不到夫。1936年7月,红军巴山游击队加入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从1933年春到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及其游击队,在石泉南部地区共歼灭民团、保安队3个,歼敌200余人,惩处土豪劣绅及国民党基层政权中的反动分子15名,捣毁乡、镇公所2处,没收20余户地主财物,分给近千户农民。红军在这块土地上播下的革命种子,为1945年凤凰山地区农民暴-动奠定了基础。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石泉苏区人民与红军风雨同舟,甘苦与共,鼎立支援红军,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一、积极参加红军。根据地人民把参加红军当作无尚光荣的任务。据不完全统计,石泉有200余人参加红军。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他们无私无畏,英勇战斗,为穷苦百姓的翻身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他们之中,有的牺牲在沙场,有的被敌人杀害,有的掉队失踪,有的至今下落不明,成为默默无闻的革命英烈。二,主动配合参战。苏区人民主动为红军提供社情、敌情、热情带路、送信、当响导,掩护救治红军伤病员;配合红军打土豪,征腐恶;在战斗中为红军烧水、送饭,从火线上抢救伤员。三,从物质上全力支持红军。石泉苏区人民把红军当作自己的队伍,宁愿自己忍饥受冻,也要为红军腾住房,送粮食,献食品,保证红军在根据地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时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傅钟说:“巴山人民养活了我们,不怕苦、不怕牺牲,从各方面支援红军,对革命贡献很大。”时任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参谋长何振亚说:“我们在陕南的活动,主要以镇安、柞水、宁陕、石泉、安康、汉阴等县交界处的秦岭山区为根据地,也到佛坪、洋县的华阳、黄金峡、安康、旬阳、汉阴的南山,紫阳的部分地区活动。广大劳苦人民受红军的影响很深,觉悟程度很高,革命意志很坚决,所以我们每到一处,就有很多农民要求参加,有的不惜身家性命,为我们跑路送信,对我们支援很大。”

由中国工农红军创建的鄂豫陕、川陕革命根据地石泉苏区,在中共中央文献里有明确记载。1937年1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一封交涉红军驻地事项的电报中指出:“柞水、镇安、旬阳、安康、汉阴、紫阳、石泉、镇巴等八县,上述各县本来大部是苏区。”根据党的历史文献记载和现以公开出版的鄂豫陕、川陕革命根据地史料,及该县征集到的党史资料,石泉汉江以北地区属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石泉汉江以南地区属川陕革命根据地。石泉苏区总面积为1295平方公里。2001年12月30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迎丰镇、中池乡、池河镇、银龙乡、银桥乡、饶峰镇、两河镇、喜河镇、后柳镇、中坝乡、长阳乡、熨斗镇,共计12个乡镇177个村为革命老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蜀ICP备2021030633号
返回顶部